4月16日下午,东方语言学院土耳其语系开展了题为《从土汉翻译实践谈文学翻译的标准》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土耳其语学界泰斗沈志兴教授主讲,由学院土耳其语系带头人汤国忠老师主持。沈教授毕业于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史地文学院,从事土耳其语教学三十余年,2006年起陆续翻译出版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穆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等多部作品,资历深厚。
讲座首先探讨了 “翻译标准问题”。沈教授主要介绍了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赞宁的译经“六例”、马建忠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形似、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先生从诗学的视角提出的“意美、形美、音美” 翻译标准以及奈达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和泰特勒提出的三条翻译原则等翻译标准理论,然后结合了《穆斯塔法·凯末尔传》的土耳其语汉语翻译的具体实践,讲解了相关翻译标准理论的具体应用。沈教授引导大家感受了翻译作品逻辑的严谨性与语言的优美性,以及中文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习惯的不同,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沈教授热情悉心地为同学们进行了解答,解决了同学们土耳其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小困惑,加深了同学们对土耳其语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了学生们对专业发展的信心。
东方语言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