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跃然纸上

东方语言学院土耳其语系举办湿拓画艺术文化体验工作坊活动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1-04-15浏览次数:261

湿拓画,是土耳其国宝级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传这种古老的作画方式起源于中国,经丝绸之路从伊朗传入安纳托利亚,流传到了奥斯曼土耳其。湿拓画在土耳其语中叫“Ebru”,是“浮于水上”的意思,因此湿拓画也被人们叫做“浮水画”;又因为湿拓画独特的花案纹路有些像大理石花纹,因此它也被叫做“大理石纹画”。

湿拓画中最常出现的图案是土耳其国花郁金香。有人说,Ebru 就是为画郁金香而生的。湿拓画独特的绘画方式能将郁金香鲜艳亮丽、高贵圣洁的特点完美地呈现出来,郁金香代表着土耳其人热情勇敢的性格品质。湿拓画于201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土耳其文化殿堂中占有重要之地。

东方语言学院土耳其语系为带领学生们近距离体验土耳其文化,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于4月8日在土耳其语沙龙举行“湿拓画艺术文化体验工作坊“活动,与语言文化零距离接触。 

活动开始,周雅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湿拓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土耳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她亲自讲解演示了一遍,利用水油不相容的原理,使各色的油墨在水面上尽情舒展,然后用针头改变油墨的流动方向,从而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等到图案达到预期设想效果之时,即可拿出洁白的纸张、丝巾等想要被上色的物品铺在水面,轻轻抚平,静候片刻,作品便跃然于纸上。

了解了制作方法之后,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上手操作了。蘸、敲、滴、推,一个个动作虽小,但极考验技术含量,颜料取量、下笔力道、色彩搭配、时机等候都需细细斟酌。同学们认真谨慎地进行着一步步的工序,通过斑斓的色彩,奇异的图案,与古老神秘的文化亲密交流。

不同的创作者风格迥异,有的绚丽多彩,热情洋溢;有的素净典雅,平静灵动——都不失为一场视觉上的盛宴。从水面取出之后,晾在桌上自然风干,一幅湿拓画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语言、文化和生活三者关系密切,为一有机整体。文化是语言的源泉,地域自然人文等差异造就的不同文化涵养着各具特色的语言。一方水土,一方语言,一方人。语言学习者只有将自己融入文化环境中,才能让学的语言生动起来,语言技能才能更上一层楼。土耳其语系举办的这次湿拓画体验活动,增进了学生们对土耳其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了学生们的语言学习生活,让语言之外的文化也融入进学生们的生活中。

东方语言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