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校内专业评估 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发布者:王芳发布时间:2018-12-13浏览次数:918

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合理定位,引导专业办出特色和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今年全面启动了校内本科专业诊断评估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副校长叶兴国牵头成立了专业评估工作小组,确立了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事宜。继今年6月对9个专业的首批诊断评估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2月6又对10个专业展开了第二批诊断评估。

6日上午,专家们分别在我校稽山校区E-202、镜湖校区10-306会议室听取两校区各评估专业的汇报。叶兴国、朱文斌副校长,教务处领导、评估专业所在学院的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学校领导对各位专家们能在百忙之中为我校指导专业建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指出此次评估对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学校全力配合专家组开展工作,虚心接受专家组的指导,希望各位专家对我校的人才培养及各项工作,促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评估两日来,专家组按照相关评估方案,对学校10个专业实施现场考察评估,评估期间,专家们看课听课、与各学院领导和系主任深度访谈、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审阅试卷、调阅毕业论文、走访了实验室和实验场地、查阅有关的教学文件资料。专家们的认真态度和专业水准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12月7日上午,专家组在稽山校区圆顶会议室和镜湖校区小高层一楼会议室分别举行了语言类专业和非语言类专业的诊断评估反馈会。党委书记费君清、副校长叶兴国、全体中层干部、评估专业负责人和评估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出席会议。刘齐生、董进才代表专家组对我校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培养模式、国际化办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高度肯定,指出各专业共同的优点是根据学校中长期计划,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和详细的专业方案符合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和实践教育,逐步构建了“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各专业重视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重视师资建设,大力引进具有高学历双师型人才;各专业的日常教学管理十分规范和严格,考试制度完善,毕业论文流程科学合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外语类专业接受度较高。同时,他们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结合“一带一路”凝练专业特色,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投入,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各位成员也针对自已的对口专业逐一进行了诊断评估反馈,其意见之中肯、建议之高明使与会者收益颇丰。

费君清、叶兴国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学校师生员工,对专家组两天的评估敬业精神和中肯意见表示感谢和敬意。他们表示,专家组对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诊断评估,既充分肯定了专业建设成绩,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意见恳切,点面兼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学校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双一流”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将高度重视、逐条梳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抓紧制定和落实整改工作方案,以此次评估为契机,结合学校定位和目标,以一流专业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把学校本科教学和事业发展推向前进。

本次评估按专业学科对应原则,聘请了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省内外9所高校11位专家,分成两个专家组。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院长刘齐生为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级教学督导周莉莉、武汉大学俄语系主任郑文东、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带头人邓鹂鸣、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学科带头人张生祥为成员的稽山校区专家组,负责商务英语、翻译、德语、俄语、意大利语5个专业的诊断评估。以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董进才为组长,浙江财经大学学科带头人茹玉骢、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文哲、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及传播系主任陆高峰、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潘文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沈国斐为成员的镜湖校区专家组,负责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国际商务、工商管理、酒店管理5个专业的诊断评估。专家通过材料审阅、现场考察,对我校10个专业进行了精准诊断,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评估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图/傅建平、俞陈琦、包钰倩、林晨、凌丽

文/陈柯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