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第11期学术沙龙:史忠义教授主讲近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艺术功用观

发布者:赵乾坤发布时间:2018-06-19浏览次数:495

主讲人:

时 间:

地 点:

主讲人简介:

613日,史忠义教授以近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艺术功用观”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在西方语言学院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由学院副院长吴彦秋博士主持,来自我校各学院的老师积极参与了本次学术沙龙。

史忠义首先分别分析了19世纪后半叶以后,西方诗学中出现的关于艺术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功利观的代表人物尼采和荣格的艺术功用观。尼采的非理性主义的艺术功用观主要反映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尼采在书中多次强调,整个世界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惟有艺术家才能赋予人生以形而上学的意义。他认为人生本无意义,艺术的使命就是赋予它以意义,使得人生成为可能的思想。荣格在《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文学与心理学相联系的重要问题,并在艺术类型与创作方式、艺术创作的“自主情结”、艺术的意义等方面都做了相当深入的探讨。荣格关于“艺术是人生的梦”的思想是非理性的。

史忠义最后对中西诗学关于艺术功用观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中西方诗学早期都曾出现过否定艺术功能的思想:影响中西方诗学功用观传统的,在中国,是孔子的带有政治教化色彩的诗教思想,在西方,则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catharsis思想和《尼各马可斯伦理学》表述的伦理教育思想以及后来由《论崇高》开启的审美教育思想

史忠义的学术沙龙内容丰富翔实, 也展现了他丰富的知识内涵和严谨的治学之风,无论从思想深度或知识积累来看都称得上是一场学术盛宴,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教学科研

  • 讲座25021: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改革
  • 讲座25020:社科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申报技巧
  • 讲座25019: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
  • 讲座25018:新时代新征程学科专业建设新使命、新路径
  • 讲座25017:小团圆与大问题——莱辛《智者纳坦》试解
  • 讲座25016:韩江文学女性植物化叙事的政治诗学
  • 讲座25015:中国阐释学系列讲座
  • 讲座25014:重读索绪尔:结构、语言、人,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