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想创业还是做个白领?”
面对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的问题,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毫不犹豫地说:创业。是啊,他们在校内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校外一个白领。
当其他高校的创业学院还在大力宣讲校园电商创业之时,博鱼体育创业学院的学生们已闷声不响开起了多家跨境电子商务店铺,赚得盆满钵满了。
最近,学校还在筹备一个大项目,那就是两个月后“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产业服务平台”的正式落成典礼,六家来自本土和宁波的跨境电商企业已确定入驻,该项目被阿里巴巴列入年度人才孵化工作之中,将立志打造成阿里和高校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的标杆项目。
全国有成千上万所创业学院,为什么阿里巴巴偏偏选中了越秀?
在该校国际商学院的“创业试点班”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2015级学生一共31个,几乎人人手上都有项目,且大多数和“境外”沾边。
出生于1996年的大一学生戴士凯本月报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首届电商竞赛”,他的项目是在跨境电商外贸B2B平台——“敦煌网”上开店,和我市一家本土服装企业合作,把他们的印花衬衫和T恤卖到欧美市场,开起来才仅仅十天,店铺就超越了竞争对手停滞不前的零成交额,每天都有两三百元美元进账。
他的师姐高烨和仇蓓蓓起步更早一些,她俩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国际版淘宝”/全球在线交易平台——“速卖通”上运营着三家店铺,面向外国人销售泳衣和运动装备,每家店平均每月的销售额突破5000美元。
前两年毕业的一位大师兄,在走出校门后将“亚马逊”上的义乌小商品全球购店铺继续做大,至今盈利已超200万,成功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创业学院不是培养学霸的,而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未来能承担商业风险的商人的,我们培养的是老板,而不是为老板打工的人,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人才培养思路。”该校国际商学院副院长任建华斩钉截铁地说。
任建华告诉记者,每到大二下学期,国际商学院的孩子们将面临着分流,分流方向包括跨国企业管理,国际融投资,外贸管理,会计等12个,其中也包括创业。“1000个学生中有超过60个人会选择创业方向,这在其它院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在省政府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点要求:“到2020年,全省创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达到6.5%”,也就是说越秀已提前数年达标。
“做跨境电商创业和做普通电商创业不一样,第一是有时差,第二是客服和维护都是在外语环境中进行的,英语必须流利,我还遇到过非英语国家的客人用保加利亚语/葡萄牙语留言咨询的,这就很需要小语种的优势。”运营着“速卖通”店铺的大二学生仇蓓蓓说。
在跨境电商成为电商新增长亮点的形势下,我市的越秀外国语学院凭借着校园创业氛围浓/小语种专业优势强的优势,吸引了阿里巴巴前来设人才孵化基地。而除了越秀,我市其他高校的创新学院也在积极行动起来,出台政策,为创业人才开设“绿灯”,如用创业绩效来替代毕业论文,用创业经历来替代毕业实习等具体措施,为“校园老板”投身创业打消后顾之忧。
(来源: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沈逸斐)